临河区第三幼儿园
论文随笔>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Thu Jun 02 00:00:00 CST 2016浏览量573

 内容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儿童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   环境创设   材料投放   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我们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域活动呢?我觉得更好的开展区域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科学、合理、有趣的区域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以说没有区域环境和材料也就没有区域活动,因此区域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幼儿园活动区的设置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幼儿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地域性及幼儿园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要让活动区具有本班特色,兼顾有艺术性、教育性、发展性、多样性。作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要让幼儿自主的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活动区内。在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并且逐步把集体活动的内容融入到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和伙伴之间一同探索、一同学习,从而在自己本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区中幼儿活动的情况,发现幼儿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引导幼儿主动的参与区域活动,喜欢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例如:在春天伊始,幼儿园安排宝贝们每人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盆绿色小种植带到了幼儿园,和小伙伴们分享,并且丰富我们的种植园区。任务分配下去的第三天遥遥就把她种的小蒜苗带来了,从这一天开始瑶瑶每天早晨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她的小蒜苗长大没,在她每次喝过水之后还会来问我用不用给她的植物浇水,他认为小朋友每天口渴要喝水,小种植也不列外,有时候趁我们老师不注意还偷偷的给小蒜苗浇点水。其他小朋友看见瑶瑶带来小种植也纷纷将自己种的小种子带来一起分享,大家讨论的不亦乐乎,根本无视我的存在。爸爸妈妈给朵朵移植了一盆满天星,她和她的小伙伴都在说:“小花的开真漂亮啊”“你看,你看,这片叶子刚刚开出来,昨天晚上还没有呢”“它怎么样才能长高呢?是不是多浇点水啊?”看着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我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节“有趣的植物”让孩子提高兴趣,了解植物的生产过程,在不带班期间利用卫生间里一角,开设了“植物园”主题活动区。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植物放到这个展架上,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植物的生产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活动区里,张贴了植物的图片,文字,及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的花朵。在孩子们区域活动时,还投放了花盆、小铲、小铁锹、土壤等材料供幼儿亲自尝试,体验花农及种植园林工作者的辛苦。这个区域小朋友特别喜欢,有的早上一来到幼儿园就迫不急待的去植物园观察自己的植物了;有的孩子每天都注意给小花小草浇水,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幼儿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师要注重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有效的材料投放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社会交往、动手操作等各方面能力在不同程度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做到有效材料的投放?
(一)投放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肌肉发展不够协调,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投放的材料应该大小适宜、颜色鲜艳、形象生动逼真,有一定的趣味性,手感要柔软舒适,而且投放材料时以日常生活教育以及生活礼仪为主;中班孩子有一定的社会性,投放一些模拟社会实践的有关材料,如投放理发店的吹风机、梳子、镜子、剪刀、烫发卷、啫喱水、水池、淋浴头、洗发水,通过孩子们自由摸索,逐渐学会了理发、烫发等技巧。大班孩子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较复杂的社会性,应投放各种形状的积木、各种拼图、有关餐厅用的餐具、菜单、茶杯水壶等,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二) 投放材料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在同类中提供不同的材料。材料的投放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应该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投放的生活练习区夹东西的材料:对能力较弱、手眼协调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让他们用塑料夹子给毛毛虫加上脚,还可以提供加馒头的夹子让孩子练习夹乒乓球;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稍微提高一点难度,提供小一点的夹子,来练习夹芸豆之类的小材料;难度也可以再提高一点,可以提供给幼儿筷子来夹乒乓球或者其他更小的物品。
(三)投放材料要有层次性
    同一班级中的孩子虽然年龄相同,但是理解操作表达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为孩子准备区角活动材料时就要以适应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等为基础,材料应有难易差异。如:在计算区中我们为孩子投放了苹果树(数的形成)、刺猬背枣(数的组成)、小猫钓鱼(加减法)以及数学智力迷宫(综合练习)等多种材料。这我们既可以按照幼儿的意愿、也可以视幼儿的实际能力鼓励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操作。使每个幼儿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更可喜的是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要多投低结构的材料
    高结构的材料规范、精细,目标明确,幼儿在操作中能达到和检验自己的操作结果。但是区域活动中注重不是操作程序、结果,而是让幼儿通过对材料千变万化的摆弄,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而低结构的材料正好符合此要求。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中,注意高低材料相结合。在区域投放的材料,既有买来的现成材料,还应有自制的活动材料;既有成品,还应放置半成品。一些废弃的鞋盒、纽扣、毛线等都成了幼儿最喜欢操作的材料,于是我们特向家长收集各类废旧物品,将其摆放在相应的区域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不引人注目的东西有的被孩子们制作成件件工艺品,有的被孩子们搭建成了座座高楼……
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幼儿适时适宜的指导 
    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是非常投入的,因此,教师耐心的观察和倾听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及时地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从而便于教师及时地加以调整。在观察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大多数幼儿喜欢什么区的游戏、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材料幼儿最为喜欢等等,游戏中哪些情况需要老师介入等等。
    怎么样才能在最好的时机进行来引导幼儿呢?例如,在教师创设了主题性区角《我们都是好朋友》中,教师提供了各种有关联的图片(小朋友和好伙伴、鸟和大树、手套和手、雨伞和雨鞋、茶壶和茶杯、袜子和鞋子等)的图片。当教师把这些操作材料与相关资料、图片投入到活动区中时,幼儿马上产生了兴趣,但是他们只是拿着单张的图片玩弄,却没有想到要把这些图片配对起来。这时,教师就拿了一张手的图片问:“小鸟和谁是好朋友啊?”帅帅忙着找出了大树的图片,紧接着就有一部分幼儿围拢过来!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捕捉有价值的内容来引导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是推动幼儿游戏发展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怎样才能给予幼儿真正的帮助?实践证明生硬、执意的介入,会引起幼儿的反感,从而导致幼儿无法从游戏中获得愉快体验;运用隐性的、间接地介入策略可能会对幼儿有所帮助。

(一)运用间接地语言提示

当幼儿的游戏遇到了困难而又无法解决,可能会导致游戏情结停滞不前。如果教师的介入能促使游戏继续开展、游戏的情节获得拓展,那就是必要的、适宜的介入。如在幼儿园走廊区域中,幼儿对刚开完刀的病人如何安排出现了争议,教师并没有直接的提议,而是及时捕捉到了幼儿的需要,运用了间接的到语言提示(你们认为刚做完手术的病人能马上出院吗?如果不能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幼儿在得到教师的语言提示后,马上找到了解决的方案。

(二)借助材料提供

幼儿在活动区出现了对某一事物特别关注的现象,而且偏离了教师提供材料的初衷,提供的材料没有起到在游戏区的作用,反而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其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职责。作为教师应暂时放弃直接干预游戏的方法,在充分了解幼儿游戏意愿的基础上,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配合跟踪性观察的方法来了解有多少幼儿在关注这个材料,关注的程度怎样,都在进行怎样的操作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作品展示、交流等方法,引导幼儿在排列方式等技能上得到发展,同时也可以满足幼儿创新游戏的愿望。

教师在用心地观察、适时地参与幼儿活动的基础上,应作为指导者,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来时,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当游戏无法深入时,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及时介入,给予指导。在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教师的介入与否都应尊重幼儿的意愿,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不速之客”。

四、活动之后的评价,可以提升幼儿的经验 

《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应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手段的必要手段。所以,教师要高质量的区域活动,必须要对区域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在每次的区域活动后,老师及时地给予评价,是提升孩子经验的重要环节。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智慧,对幼儿的讨论和交流起到引领、支持、整理、提升的核心作用。应该能有效引发积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区域活动是由蒙台梭利首次提出的,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要求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采用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开展适合每个孩子的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很有效、有益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适宜的材料、教师正确有效的指导,活动后公正、及时的评价,以及区域环境的创设,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区域活动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在没有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自主地开展活动,让幼儿不仅能对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消化、升华,还能对未知理论作新的探究、发现和创新,让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有效的发挥其动手能力、想象力,培养其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那就让我们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和不足,让幼儿园区域活动生动有效的开展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幼儿区域活动指导手册》 农村读物出版社

5.《幼儿园游戏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